8月3日上午,應陜西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柔性電子學院)聯合邀請,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曼尼托巴大學邢孟秋教授蒞臨陜西科技大學“國際教育論壇”,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生物材料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的精彩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張素風教授主持,吸引了相關專業眾多教師和研究生積極參與。

報告中,邢孟秋系統闡述了如何利用先進的水凝膠與納米材料技術,針對消化系統疾病(如胃腸道修復、止血、藥物遞送等)開發創新性的診斷和治療策略。重點介紹了這些智能生物材料在組織工程、新型生物膠水、高效止血材料以及3D生物打印構建復雜組織等方面的突破性進展,并展望了可植入柔性電子傳感器在消化道健康監測與管理中的巨大潛力。邢孟秋教授與現場師生就報告內容展開了深入的互動交流,使大家對水凝膠和納米材料的研究和發展趨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闊了師生們的學術視野和研究思路。

8月3日下午,邢孟秋教授與輕工學院相關師生代表舉行了座談會,張素風教授就我校輕工學科發展、專業建設及科研工作、柔性電子方向等進行了介紹;邢孟秋教授對學院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介紹了曼尼托巴大學發展概況、學科建設、團隊研究發展及其與國內各高校合作等情況,并表示有意愿與我校達成長期合作關系。隨后,在張素風教授帶領下,邢孟秋教授參觀了學院相關實驗室。

8月4日上午,邢孟秋教授與輕工學院師生就科學研究與產學研結合、成果落地等開展了座談會。他結合自身深厚的科研積累和國際前沿視角,從研究課題方向的凝練、關鍵科學問題的識別、科研成果轉化等多個維度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邢院士的指導高屋建瓴、切中要害,令他們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通過此次交流活動,雙方進一步加深了了解,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新聞小貼士:
邢孟秋,曼尼托巴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Fellow。主要從事聚合物水凝膠和納米材料研究,并用于組織工程、生物膠水、止血和3D生物打印,以及基于改性聚合物的可穿戴式和可移植到體內的柔性電子傳感器的研究與應用。獲授權專利50余項,在Nature BM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Biomaterials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主要研究工作是將超彈性和智能化水凝膠應用到心梗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專評)、燒傷、軟骨和骨缺損、神經損傷、毛囊重建 (ACS headline news);創建了疏水高分子鏈纏結理論并應用于生物膠水和止血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專評, Matter 專評)。提出了粘合劑和止血結合來構建生物膠水新體系,入選Science的This week of science專評,以及法新社2022年自然界啟發的解決方案。積極響應碳中和與可持續環境新材料研發,受到美國時代周刊、財富、BBC、Science的熱點研究(第一次入選)、美國化學會headline science news(第一次入選)、華爾街journal、新華社等國際重要媒體的專訪和報道。
(核稿:張輝 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