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動應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我校數學與數據科學學院以“數據要素與標注”教改班為突破口,系統推進專業升級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精準調研,推動專業重構。學院將深入調研作為改革基礎。2024年6月以來,由院長和系主任帶隊,多次赴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機構調研學習。基于調研成果,學院邀請科大訊飛、軟通動力等多家企業參與“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重構,明確向人工智能方向轉型,并在培養方案中新增“高性能計算”與“人工智能”兩大課程模塊,從源頭上對接產業需求。

科學論證,構建“雙核三階”育人模式。經過多輪論證,匯聚企業、跨學科教師及學生代表智慧,學院確立了以“技術實操+數學素養”為雙核心的人才培養理念,構建了“基礎模塊-核心模塊-實戰模塊”三階遞進課程體系,并全面推行以真實項目為載體的校企“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確保人才培養與行業前沿無縫銜接。
扎實推進,保障人才培養實效。目前,依托北京軟通動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數據要素與標注”教改班招生工作已啟動,將面向2025級學生,通過“先修課程審核+興趣能力評估”方式選拔50人,計劃于2026年組建首期班。在資源建設方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與企業達成深度合作,簽署500萬元科研項目反哺教學,合作共建實驗室,完成工業級標注平臺與AI算力服務器的部署,為2026年3月的實戰教學奠定基礎。
為實現人才精準輸送,學院與軟通動力實施訂單式培養,簽署人才輸送協議,并為學生建立“畢業生能力檔案”,構建“培養—實訓—就業—反饋”閉環機制,持續優化培養質量。學院下一步將聚焦教師團隊培訓與實訓數據集籌備,確保2026年2月前完成全部教學準備,為教改班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