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應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邀請,西北大學趙英永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學報告,在實驗樓1C220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基于系統生物學的CKD生物標志物鑒定利水滲濕藥的化學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的學術報告。報告由食品學院藥學學科負責人謝建武主持,食品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趙英永教授首先從基礎概念出發,為廣大師生闡釋了系統生物學的基本定義,介紹了系統生物學在臨床疾病診斷、生物表示物發現、藥理活性和毒性評價等幾個領域進行的研究情況。趙教授以臨床實際病例和穿刺檢查的痛苦為出發點,講述了CDK生物標志物的發現與利用,并圍繞MTP的腎臟保護作用-抗炎和纖維化展開了講解。最后,趙教授從鑒定CKD進展的生物標示物、5-MTP的腎臟保護作用及TPH-1是CDK治療的新靶點、利水滲濕藥防治CDK的研究進展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述,講解了茯苓、豬苓等中藥材具有的通過PPA調節腸道菌群和血清尿毒癥毒素抗腎間質纖維化的作用,并對近年來天然產物抗纖維化研究進展進行前瞻性總結。
會后,趙英永教授和與會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并詳細解答了與會人員提出的具體問題。
新聞小貼士:
趙英永,教授、醫學博士、藥理學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導師。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西部資源生物與現代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臨床用藥安全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藥協會腎病中藥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藥理學會腎臟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課題1項、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項等;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2020年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獲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五屆施維雅青年藥理學工作者獎、中國藥學會-賽諾菲青年生物藥物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第九屆陜西省青年科技獎;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發表SCI論文167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120篇,H-index為50,其中20篇通訊作者論文入選ESI熱點論文或高被引用論文;全部論文被引用超過7900次。
(核稿:孫敏 編輯:郭姍姍 學生編輯:楊遠世)